第834章 伪朝气数已尽?(3 / 13)

民心、恢复秩序、扑灭余火、清点损失,尚需大量时日和人力。”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后续治理的忧虑。

“意料之中。”王玉坤的声音依旧低沉,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乱世求生,火中取栗。人性如此。当务之急,是迅速确立唐军掌控全城的权威。张贴安民告示,言明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立即开仓放粮,赈济受惊百姓,同时严明军纪,对趁火打劫、奸淫掳掠者,无论兵民,一经发现,就地正法!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方能尽快稳住局面。”

他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末了,他抬手指了指蜷缩如鹌鹑的晋岳,“此人身份特殊,是伪朝核心人物。

有他在,或可招降部分伪朝旧吏,安抚地方,减少后续治理的阻力。”

刘志群顺着他的手指再次看向晋岳,眼中精光一闪,点点头:“王将军思虑周全。此人确有大用,是个不错的‘招牌’。”

他随即转换话题,语气带着征询,“李焕残部溃散入南面群山,虽如丧家之犬,不足为惧,但终究是隐患。溃兵啸聚山林,恐成流寇,骚扰地方。将军以为,是否需派精兵入山追剿,永绝后患?”

王玉坤的目光投向城南方向那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莽莽群山,略一沉吟,缓缓摇头,斩钉截铁:“穷寇莫追!蜀南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形极为复杂险峻。我军初占姜维,立足未稳,兵力亦需休整。若贸然派兵深入追剿,一则如同大海捞针,徒耗兵力;二则极易遭熟悉地形的溃兵伏击,陷入被动,反损我军锐气。”

“李焕此人,色厉内荏,经此大败,心胆俱裂,魂飞魄散,所部更是溃不成军,已成惊弓之鸟,短期内绝无再战之力,更遑论组织有效反击。”

“当务之急,非是追亡逐北,而是稳固姜维城这颗打入蜀地的楔子!以此城为基,整军备武,震慑蜀中诸郡!同时——”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力量,清晰地传入周围每一个竖耳倾听的士兵耳中。

“将剑门关大捷与姜维城破、李焕溃逃、晋岳被俘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传檄四方!让伪朝上下,从成都深宫到边陲小邑,尽皆闻风丧胆,肝胆俱裂!让那杨国忠老贼,也尝尝夜不能寐、风声鹤唳的滋味!”

他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周围士兵眼中压抑不住的狂热与战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疲惫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

刘志群眼中精光爆射,如同被点燃的火炬!他猛地一握拳,重重颔首,声音洪亮如雷:“王将军深谋远虑!洞若观火!刘某茅塞顿开!穷寇莫追,攻心为上!好!好一个传檄四方,震慑敌胆!”

他转身,对着身后肃立的传令官厉声喝道:“传我将令!即刻挑选军中脚力最佳、骑术最精之锐士,备好双马!以八百里加急,火速将捷报送出!一路高呼:‘剑门大捷!姜维已破!李焕溃逃!晋岳被俘!唐军天威,顺昌逆亡!’务必让这消息,像风一样刮遍蜀地每一个角落!”

“遵命!”传令官大声领命,转身飞奔而去,脚步在血污的地面上踏出急促的声响。

王玉坤与刘志群的目光再次交汇。

无需更多的言语,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燃烧的战意、对当前局势的清醒认知,以及对下一步棋局的惊人默契。

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在无声中流淌。

……

……

时间在紧张地清理战场、扑灭余火和初步安民中流逝。

太阳渐渐西斜,将城墙和残破建筑的影子拉得斜长。

姜维城上空弥漫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如同灰黑色的纱幔低垂。

城中此起彼伏的混乱喧嚣,已在唐军有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