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裴徽对郭子仪的建议(3 / 3)

明亮的眼睛也变得有些浑浊。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站在下方的颜真卿,最后停留在颜真卿腰间悬挂的金鱼袋上。

七日前,颜真卿曾在这里奏对,当时他指着河朔地图,言辞恳切地说道:“粮道在常山,咽喉在真定。”

然而,如今这粮道和咽喉都已因颜杲卿的投降而落入叛军之手。

一想到这里,李隆基心中的怒火便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他死死地盯着颜真卿,眼中的恨意几乎要喷薄而出。

颜杲卿的背叛让他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他怎么也想不到,颜家竟然会出这样一个叛徒。

裴徽感受到李隆基的杀意,忍不住说道:“陛下,据臣所知,真定城本身已经守不住了。颜杲卿之所以投降叛军,并非真心背叛,而是为了保全一城百姓的性命,同时也是为了日后能在叛军后方起事,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李隆基听了裴徽的话,心中的杀意稍稍减轻了一些。

毕竟,真定城位于叛军的后方,要想守住确实困难重重。

而且,如果颜杲卿真的是为了百姓和国家考虑,那么他的行为或许还有可原之处。

“陛下!”杨国忠声嘶力竭地高喊着,然后重重地叩首,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要将自己的头撞碎一般。他的额头沾上了战报残片上的血污,那暗红色的血迹在他苍白的额头上显得格外刺眼。

“陛下,若不杀一儆百,其他郡府太守若遇到叛军,也可能会有样学样,直接打开城门向叛军投降的。”杨国忠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一脸的凝重和忧心忡忡的样子,给人一种一心为国的忠臣姿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