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比群臣要多,当然,这里有个例外,那个倒霉孩子,兵部总承穆全德,还没被允许辞官,现在也在朝堂上列班站立。
朝堂上,群臣用赞美声,把治河兵营的功劳,都套在皇帝身上,集体高呼,“吾皇圣明!”
这么官腔的说词,并非是全部,片刻后,有两个官员,不约而同的站了出来。
一个是户部,一个礼部,他们站出来时,互相对视一眼,都很惊讶,彼此为什么这么默契。
户部官员站出来,是因为治河兵营的开销,这么花费,恐怕又是一笔巨款,虽然那笔钱财,没有通过户部,但都是气跃国的钱,他作为户部,总要提醒一下皇帝,不可过度。
“禀皇帝,臣户部副承,认为治河兵营的如此手笔,虽然照顾妥当那些妇人的家眷,但费用几何?若是每个兵营,皆是如此,恐怕...哎,国库开支堪忧!”
这个户部副承,就是户部的二把手,他没有经手的钱,理当不该插嘴,而他担忧其他兵营效仿,免得皇帝对各个兵营不公,所以提前开口,把矛头丢给兵部,若是有其他兵营因此闹事,那么兵部总承是第一个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