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看了一眼,二人立刻心领神会。
只见曹德音站了起来,大声道:“这位姑娘所言未免有些太欺负人了!”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曹德音接着说道:“《论语》有云‘有教无类’,孔夫子本意乃是无论贵贱贤愚都应给予教育,然此所指乃是男子。自古以来,这便是众人皆知之事。”
苏婉清听闻,只是轻轻一笑,毫不在意地回应:“那请问这位公子,孔夫子又在哪一条里面明确说了他这里所讲只是男子?”
曹德音微微一怔,旋即强辩道:“虽未具体言说,但这向来便是共识,无需明言。”
苏婉清步步紧逼:“既然没有哪一处典籍记载能够支撑公子所言,那我还说孔子讲的都是女子呢。我们谈及人时,若不明确区分男人和女人,那大家本都是人。孔夫子既倡导教育公平,又怎会独独将女子排除在外?若如公子所言,那岂不是在人为地划分等级,这与圣人的平等理念岂不相悖?难道在公子心中,对圣人之意的理解仅凭臆想,而无凭无据便可随意曲解?”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令曹德音一时语塞,台下更多男子忍不住拍手叫好了。
特别是有人认出来他是二十岁就中举的曹德音,众人皆知晓他的才学不凡,如今见到他这么轻易就被一个小小女子给驳倒,自是惊叹不已,也更加对台上的女子感觉到钦佩。
苏婉清此前与于逐名辩论时,宛如一位沉稳的弈者,步步为营,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巧妙地设下陷阱,用温婉却坚定的言辞,引导着于逐名在不知不觉中踏入误区,使其在自己的节奏里逐渐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而面对曹德音的突然发难,苏婉清则似一阵急风暴雨,毫不留情地直击要害。
她迅速捕捉到曹德音言论中的漏洞,以敏捷的思维和果敢的回应,瞬间发起凌厉攻势。
没有丝毫迂回,用一连串强有力的反问,将曹德音的强词夺理彻底驳倒。
面对不同的对手,瞬间转换不同的方式,梁明眯了眯眼,然后思索良久,他缓缓站了起来。
“是梁明!他居然站出来了!”
台下瞬间热闹起来,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梁明可是陆文渊的得意门生,听闻他自幼聪慧过人,通读经史子集,对诸多经典都有独特见解,且擅长言辞辩论,曾在书院内部的多场辩论中舌战群儒,从未有过败绩,其学识之渊博、思维之敏捷令人赞叹。”
就连姜逸尘看到他起身,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心中涌起一丝担忧。
萧逸风则一脸疑惑,他还不知道这人是谁,于是轻声问了一句:“怎么?他很厉害吗?”
孙启文赶忙凑到他耳边小声道:“你都不知道,这梁明在这书院中可是声名赫赫,他的文章常被先生们当作典范传阅,其对儒学的理解之深,据说能将诸多晦涩的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让人茅塞顿开。而且他为人沉稳,行事滴水不漏,今日站出来,怕是来者不善啊。”
梁明缓缓站起,众人皆将目光聚焦于他。只见他微微拱手,神色平静地说道:“这位姑娘,或许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此语一出,台下众人皆感意外,原以为他会激烈反驳,没想到上来却是表示认同。
苏婉清却警惕地眯了眯眼,心中暗自思忖:上来就表示认同,这人倒是懂些谈判技巧的,果然很快梁明话锋一转。
但凡事我们都得讲求一个回报。虽说提及回报有些世俗之气,可在现实之中,这确实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
比如姑娘刚刚所提及的农家子弟,一个家庭要负担一个读书人已属不易,若如姑娘所言还要送女子去读书,那无疑是雪上加霜。男子读书有成后,可为家庭改换门楣,光宗耀祖。可女子一旦读书,过不了几年便会出嫁离家,所学难以回馈家庭,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