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断了杨国忠的话,他的语气平静地说:“朕知道这些情况。”
接着,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然而,目前叛军尚未平定,我们还需要他为朝廷效力。那些报纸虽然言辞有些过激,但至少还在为朕歌功颂德。”
杨国忠听到李隆基的话,心中更加焦急,他连忙说道:“可是,那些平民书店……”
还没等杨国忠把话说完,李隆基突然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正在为李隆基梳头的宫女吓得不轻,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一样,立刻跪伏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着。
李隆基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他瞪着杨国忠,怒斥道:“够了!你难道以为朕不知道你暗中与七宗五姓有往来吗?裴徽再怎么说也是朕的义子,又是贵妃的亲外甥,总比那些世家大族要好控制得多!”
杨国忠被李隆基的怒斥吓得面如死灰,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惶恐地说道:“微臣口不择言,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吸入肺腑之中。
他挥手示意左右侍从退下,然后压低声音,似乎生怕被人偷听一般,对杨国忠说道:“朕心中自然有一番计较。待到叛乱平定之后,再从长计议,慢慢地将裴徽的兵权收归朝廷所有。”
“到那个时候,朕自然会妥善安排,让你将《天工快报》牢牢地掌控在朝廷手中。”
杨国忠听闻此言,如蒙大赦一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谄媚而崇敬,赶忙对李隆基说道:“陛下圣明!陛下的智慧和谋略真是令人钦佩不已啊!”
然而,大唐朝野上下,尤其是关中的百姓以及李隆基、杨国忠等君臣们的欢天喜地并没有持续太久。
这短暂的喜悦很快就被从潼关传来的噩耗彻底击碎。
潼关,这座原本被视为坚不可摧的防线,竟然在一夜之间沦陷了!
安庆绪率领着八万如狼似虎的军队,如狂风骤雨般长驱直入关中。
而鲜于仲通则带领着一万多残兵败将,像丧家之犬一样,仓皇逃往剑南道的老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