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板凳和碗呀碟呀的一应餐具;然后,又推着小推车到菜地,从菜农那里买回了好多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最后,他们又一起来到镇上的肉铺里,买回了不少的鸡、鸭、鱼、肉。
新屋封顶当天的上午,好多街坊邻居都早早地赶来帮忙。挑水的、和泥踩泥搭泥运泥的、抹顶的……大家都为白家起新屋感到非常高兴,干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地日头已经接近正午了。此时,新屋封顶的工程也圆满完成了。
那一天,街坊邻居的婆姨们也没有闲着。早饭后,她们也都早早地来到了白家,帮助乔氏操持张罗了丰盛的饭菜。新屋封顶是男人们干的活儿,所以小青和耿英那天只能是婆姨们做饭队伍中的成员了,两人跑前跑后地一直忙个不停。耿直小,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一会儿抱柴,一会儿择菜,高高兴兴地忙碌着。
新屋封顶工程结束后,白家就在院子里摆开桌子,招呼大家伙儿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饭。说起来,这新屋封顶街坊邻里帮忙,主家宴请吃一顿丰盛的饭菜,已经是这一带地方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乡俗了。来帮忙的人高兴,主家也高兴。
那天干活儿时耿正注意到,在两个负责挑水的年轻后生中,有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特别壮实可爱,大家都喊他东伢子。只见他挑了两只木制大水桶,跑了一趟又一趟,干得比哪一个都欢快。他不但给男人们这边负责和泥的人送水,而且还抽空给西墙根下的那只大水缸里添水。虽然那边的女子们不断地洗菜做饭大肆用水,但水缸里的水一直都是满满的。
耿英那天也注意到这个年轻后生了,他看上去比小青姐姐略大几岁的样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小青姐姐非但不感激这个赶来帮忙,并且特别勤快的好街坊,反而老是给人家甩脸子。但这个年轻后生似乎并不生气,反而处处让着小青姐姐。当他第一次高高兴兴地过来给大水缸里添水时,小青姐姐竟然硬邦邦地对人家说:“你来我家干什么!”
没有想到这年轻后生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只是特别憨厚地对小青姐姐笑一笑,说:“婆婆叫我过来帮忙呢,我想自己也不会干别的,就挑水吧,反正咱有的是力气啊!”
小青却用鼻子“哼”一声,很不肖地扭头不看人家了,继续低头剥葱。耿英不解地看着小青,心里着实替这个年轻后生打抱不平,但又不好说什么。
继续阅读
这时候,正好乔氏提着一篮子准备清洗的莲藕过来了。看到这个年轻后生给大水缸里添满了水,高兴地说:“东伢子就是有眼力啊,这边也是很费水呢。”
然后转头笑着对正在一边切蒜薹的对门儿老婆婆说:“娘娘的这个大孙子就是讨人喜欢呢,您老好福气啊!”
老婆婆高兴地笑了,说:“我老了,是他爹和他姆妈好福气呢!”
另一个婆姨的笑声更响,大声说:“哪里啊,是谁家的丫头好福气呢!”
小青低声骂一句:“真讨厌!”
到这个时候,耿英已经基本上搞明白了,这个人们喊他东伢子的年轻后生为什么总是处处让着小青姐姐!那天上午,耿英一边干着活儿,一边还一直在想,这个东伢子人挺不错的呀,可小青姐姐为什么要那样对待人家呢?有那么一刻,耿英甚至还跑了神:这东伢子怎么看怎么就好像是大壮呢!唉,大壮啊,你现在可好?你在干什么呢?在给我娘挑水吗?
热热闹闹地吃完午饭后,男人们又帮助收拾整理一番,就各自搬上自家的桌椅板凳告辞回去了。婆姨们则帮助乔氏将碗呀碟呀的全部洗刷干净了,各人将自家的碗碟归拢在一起。乔氏把剩余的饭菜分别装好了,让婆姨们顺便端回家去给自家的娃儿们吃。大家尽欢而散不提。
下午,白百大、耿老爹和耿正将院子里临时砌的两个炉灶也拆除掉了,然后又把其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