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容易,做称职的父母很难》(二)(5 / 11)

见我并没有责怪她,她就放心了。后来,见我一直还铺着带有她皱巴“杰作”的小床单,就问我:“你为什么不拆掉重新缝呢?我缝的太难看了!”

我告诉她:“这多好啊,我每天都能看到你缝的半圆形,妈妈喜欢看!”

女儿大受感动,怯怯地说:“妈妈,实在对不起,我那天是专门剪掉的,怕你生气,没有敢说实话。”

我问她:“好好的床单,为什么要剪掉一块呢?”

她说:“我想看看我能不能再缝上去。太难了,我费了好大劲,但怎么也缝不成原来的样子了。如果是你,肯定能缝得很好!”

是的,我的针线活儿确实不错,但女儿哪里知道,在妈妈的眼里,她的针线活儿才是世界上最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所以能够这样泰然处之地对待女儿的如此这般折腾,应该是得益于我在大学时曾经上过的一堂英语课,讲的是年幼的爱迪生为了想看看着火了是什么样子,而亲自点着了自家的稻谷仓;看到母鸡孵小鸡,就亲自动手在僻静的角落做了一个窝,里边铺上柔软的稻草,再放几枚鸡蛋,自己蹲坐在上面孵小鸡……在大人们看起来纯属于爱搞一些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的爱迪生,长大之后却成了一位举世罕见的发明家!

受此启发,我们非常纵容自己的宝贝女儿自己动手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在我们的小心呵护下,她凡事都喜欢动手鼓捣的热情一直保持了下来。目前,她在德国的一所名牌大学读博士,做的课题相当超前,而她则特别喜欢待在实验室里利用世界先进的仪器设备,做自己想得出来的各种非常尖端的科学试验,颇受导师赏识。然而这种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她有时候忙起来连星期天也不想休息。在别人看来相当枯燥的研究工作,对于她来说,却永远都是那样的吸引人!她认真做起这些科学研究来,又是那样的不知疲倦其乐无穷。

话题20:大声对孩子说:试一试,你能行!

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理念方面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国家不但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家庭教育理念方面也大相径庭。尽管不同的教育方式客观地讲应该是各有利弊才对,但西方国家一些进步的家庭教育理念还是很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们好好学习的。

早期教育什么更重要,各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西方国家,早期教育主要侧重于想象力、社会交往才能、探求才能、生活才能、良好的个性。在幼儿教育方面,西方国家更尊重儿童在智力和性格方面的自然发展规律,主张顺应孩子的天性,因此多以鼓励和引导为主,不会束缚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极大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

而我国,则历来以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自居,早期教育一直将尊老爱幼、恭谦礼让、勤奋苦学作为传统美德,孔融让梨、囊萤映雪和头悬梁锥刺骨等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在顺应孩子的天性、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才能、生活才能,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方面却相差甚远,而现代父母们则是热衷于忙着监视孩子学钢琴、学画画……

因此可以说,当前我们中国的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大多被淹没在了无可奈何的强迫性技能训练之中。而父母们,则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惜花大价钱让孩子进行他们本不愿意的所谓技能学习和训练。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孩子持续进行他们为其制定的训练计划,也为了弥补他们对于劫夺孩子童年时间的心灵愧疚和遗憾,父母们反过来又在孩子的物质需求方面给以极大的满足。而如此的家庭教育怪圈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不但完全扼杀了孩子天真无邪的天性,而且对于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非常不利,很容易使他们成为既缺乏社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