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迟来的交易(2 / 4)

分记忆后,被过往的行商救回了济城,等回来后,便顺理成章的接手了当铺的生意,成了福鑫当铺的少东家。

关千山带着护卫赶回当铺,衙门的孙捕快和永兴当铺的王掌柜正在喝茶。在王掌柜座位边上畏畏缩缩站着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农。老农名叫陈树根,祖籍齐洲郡永兴县,去年因为逃荒迁来的济城。初来乍到两手空空又无亲无故的老陈,用祖上传下来的一本古书,从福鑫当铺当走了二十两银子,这才有钱在本地购买了农田,建起了屋舍。本来一切相安无事,这老陈不知听信了谁的话。非说他当出去的功法,是珍贵的修仙功法,二十两银子卖亏了,三两头跑来当铺讨要银子。

关千山当初也是因为可怜他,才当给了他。没想到这个老陈看上去老实巴交,实则贪心不足。按照这行的规矩,老陈当初签的是死当,画押过后,人货两清。他断没有理由再跑来闹事。如今唐小宇看到与他同来的王掌柜,瞬间就明白了谁在他身后捣鬼。

“孙哥,平日请你喝顿酒都找不到人影,今儿怎么这么清闲,跑到小弟店里来喝茶。上次拿给嫂子的头簪,嫂子可还满意?那可是京城百年老店御福祥的货,有钱都难买。”

正在喝茶的孙捕头,一脸尴尬的站起身来,故意装作无奈道:

“满意,满意。你嫂子昨天还说来着,让我有空请你过去吃饭。这一天天的忙不完的公差,我都腾不出个空来。”

关千山故意把王掌柜晾在一边,拉长声音问道:

“哦?这么说,孙哥今天不是来看我的,那有何公干啊?”

孙捕头尴尬的笑了两声,转头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老陈,大声的训斥道:

“问你话呢,还不赶紧说。”

老陈见衙门的人和唐小宇关系很熟,更加不敢添油加醋,老老实实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复述了一遍。王掌柜见唐小宇不理他,一脸晦涩的低着头喝茶。等老陈说完,唐小宇才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

“空口无凭的,当票你可有带在身上?”

老陈求助似的看向了座位上的王掌柜,见对方点头示意,才在怀中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当票放在桌上。关千山也不去看那当票,遥遥指着桌上的当票冲孙捕头说道:

“孙捕头,当票现在就在桌上,上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着‘死当,永不赎回。’我不明白这还有什么好掰扯的?孙哥你在这天桥南大街当了二十多年的捕快,我们这行的规矩你应该比我清楚。”

孙捕头自然知道当铺的规矩,这次来,他是收了王掌柜的好处,出面做个见证。但是他也不愿意凭白得罪了唐小宇,见他发问,孙捕头默不出声的看向了桌另一边的王掌柜。王掌柜见状,一脸冷笑的说道:

“规矩是没错,但是万事都有特例。咱们当行就是为解他人燃眉之急而存在的。特别是祖上的遗物,若客人真心愿意赎回,不管是活当还是死当,客人只需付出五倍赎金,咱们当行就不应该为难客人。”

关千山闻言眉毛轻轻一挑,冷冷的开口问道:

“这么说,王掌柜愿意替这位客人拿出百两赎银解当了?”

“那是自然。”

关千山不想和这个王掌柜多说废话,直接命人去仓库取来了一本经书,王掌柜看着他手里的经书,激动的两眼放光,刚想伸手去拿,却被唐小宇冷笑着收到身后。

“王掌柜,规矩都忘了是吧?老陈你过来,你自己确认下,这本可是你家的古书。如果确认无误,交钱画押,至此我们两清。”

老陈走到唐小宇身边,接过经书仔细翻看了半天,才冲着身后的孙捕头点头确认。王掌柜二话不说,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百两银票递给关千山,关千山接过之后,让手下取来笔墨,待老陈签字画押后,关千山这才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