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彭城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秦李联军将自己最后一支重兵集团摆在了这里,我们要是迎头撞上去,且不说能否打赢,就算能够打赢,也必然两败俱伤,损失的是道门元气,这与大掌教的初衷不符。
“现在我们不动,李长庚也不能动,可西线和北线不断推进,到头来坐不住的只会是李长庚,无论李长庚主动后撤,还是主动发起进攻,都要离开彭城府,我们便能以逸待劳,如果李长庚不动,待到西线大军拿下晋州,北线大军拿下辽东,也不过是坐困愁城。”
苏元载恭维道:“天师鞭辟入里。”
天师接着说道:“这是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可许多人就是求功心切,非要去硬碰硬。”
五娘道:“还有一点,事情正在发生变化,顺风的时候,太平道上下当然是众志成城,可一旦陷入逆风,那就不好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尤其是张大真人做出表率之后,许多人已经开始寻找后路。”
苏元载并不意外,也没有因此看不起太平道。如果双方处境互换,正一道落到太平道这般局面,正一道的人,张家的人,也会这么干,甚至比起李家还要不堪,毕竟李家已经算是比较团结的了。
不过苏元载还要说话:“只是现在人心不定,天师总是要有一个明确说法才好。”
天师道:“我当然要有一个说法。这样罢,再等半个月,如果半个月后李长庚还没有动静,那么我们便主动发起进攻。”
苏元载神色凛然起来:“天师的意思是,半个月内整个战场局势就会发生大的变化?”
天师没有回答,反而是五娘说道:“局势已经洞若观火,秦李联军内忧外患,在外部压力下内部矛盾必然会爆发,秦家和李家要内斗,李家内部也要发生内斗,如果所料不错,清微真人快要上位了,李长庚要下野了。”
苏元载并不怀疑,而是问道:“会流血吗?”
天师道:“我认为不会,如果我是李长庚,我就不会垂死挣扎,尽早切割才是最优解,李家人还会念他的好。就算他斗赢了李清微,然后呢?该怎么面对大掌教和六位副掌教大真人?还是让李清微尽早出面收拾烂摊子为好。”
苏元载微微点头,又问道:“大掌教会支持清微真人吗?”
五娘道:“如果要和谈,那么清微真人是最佳谈判对象,这是基于清微真人的个人信誉,也是大掌教的意思。”
苏元载道:“我回去之后会如实传达天师的意思,请天师和齐大真人放心。”
另一边,石大真人则是秘密抵达了邯郸府——就是邯郸学步的那个“邯郸”。
坐镇邯郸府之人是李天罡。
这是老熟人了,凤麟洲战事的时候,齐玄素与李天罡有过交集,也算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凤麟洲战事结束之后,李天罡离开了凤麟洲道府,辗转北辰堂、风宪堂、齐州道府,如今担任齐州道府的首席副府主。
齐州道府和齐州不是一回事,所以齐州道府的首席副府主出现在邯郸也是合情合理的。
石大真人选择李天罡当然是有考量的,在一众“天”字辈中,李天罡是难得的正派人物,在道门的口碑很好,不是李天清、李天月、李天澜、李天贞之流可比,而且作为七代弟子,当年在万象道宫进修的时候,的确跟石大真人有过一段师生之谊。更关键的一点,李天罡是清微真人这一派的人。
正如石大真人所料,李天罡并没有把石大真人拒之门外,而是亲自与石大真人秘密会面。
石大真人的格局很大,并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不想让李天罡搞主动献城那一套,那样做的意义不大,他想通过李天罡这条线与清微真人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