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
关于改编一事,道门已经很有经验了,从西域道府到其他道府,已经有了一整套体系。
首先就是将原有的编制打散,使其不能私下串联,以免再生事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江南道府改编的黑衣人们被打散了尚且还要被鼓动串联,意图叛乱,更不必说没有打散了,岂不闻当年宛城之事?
其次就是解决思想问题。
毕竟这些被俘之人的思想比较混乱,什么说法都有。
有人说:“这下完蛋了,过去的功劳全部丢光了。”也有人说:“都说宁死不降,我们被俘已经是极大的耻辱,怎么能转过头来为敌人效力?”还有人说:“军人就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输了也是站着输的,现在投降,咱们的脸面往哪搁?”
这些人虽然被俘,但心理还是极为抵触。苏元载不想杀人,就不太好处理。
也有比较消极的。有人说:“大掌教和皇帝都是为了争地盘争天下,到头来还是老百姓遭殃。”也有人说:“南方有大江天险,北方有长河天险,南下过不了大江,北上也过不了长河,这场仗打不出结果来,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都是白白送命。”还有人说:“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这是天下大不幸之事,不管大掌教胜利也好,还是皇帝胜利也罢,都快点结束罢。”
还有就是比较无所谓的,给谁干不是干,只要有功名有太平钱,在哪里干都行。
这些思想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为了尽快把这些俘虏人员从累赘改造为道门的军队,苏元载从江南道府又调来三百余道士,开始“掺沙子”,担任重要职位。部分愿意合作的被俘军官、道士予以留任,多是担任相应副职,协助工作。
对于部分反对投降、冥顽不灵、不思悔改之人,则进行了清洗,严重者直接处决,以儆效尤。其他人的最终归宿将是南洋、罗娑洲、昆仑道府,甚至是南大陆。
对接受改编的俘虏进行教育,清除他们脑中的忠君思想,树立忠于道门的正确思想。派专人上大课,讲解如今的战争形势和道门方面的节节胜利,讲解秦李集团失败的必然性,讲述道门正统性和大一统的正确性,使被俘人员认清形势,放下负担,打消顾虑,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在这方面,也需要被俘将领的主动配合,被俘将领的威望越高,那么配合的效果也就越好。
所以苏元载同时对黑衣人进行了改制。
随着改编黑衣人越来越多,由慈航真人和宁凌阁联合制定了新军制,备注:试行。
如果是出动几十万大军的战事,那么道门的最高职务还是掌军真人或者掌军大真人,这一点不会改变,这个职务也不常设,要经过金阙议事才会正式设立,战毕撤销,道门称之为“挂帅”。
这次战事,就是天师亲自挂帅,以副掌教大真人的身份担任掌军大真人。
在掌军真人之下设“军”。一军最高指挥官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副手为协理军务总兵官,一军平均在五万人左右。
“军”之下设“镇”,一军下辖三个镇,一镇最高指挥官为镇守总兵官,副手为协理镇守总兵官,一镇平均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镇”之下设“协”,一镇下辖三个协,一协最高指挥官为协守总兵官,副手为协理协守总兵官,一协大概在四千人左右。
每一级单位刚好与其指挥官的称呼相对应,即:提督军务的军、镇守的镇、协守的协。
在“协”之下设“标”,在“标”之下设“营”,在“营”之下设“队”,队分三级:大队、中队、小队。
这便是道门改革之后的新军制,经过金阙的审核和大掌教的批准之后,已经正式启用。
苏元载将自己麾下原有的黑衣人和俘虏改编的二万余黑衣人,总共五万余人,整合为一军,下辖三个镇外